3.1環境風險識別
3.1.1?;反鎯蜕婕暗奈kU裝置
表3.1-1 企業存在的危險化學品如下:
類項 | ||||
---|---|---|---|---|
8.1類: 酸性腐蝕品 | 鹽酸 | 30T | 儲罐區 | 原料 |
易燃氣體 | 甲酸 | 17T | 藍皮化料庫 | 原料 |
8.1類: 酸性腐蝕品 | 硫酸 | 30T | 儲罐區 | 原料 |
8.2類 堿性腐蝕品 | 次氯酸鈉 | 2 | 污水處理站 | 環保工程 |
易燃液體 | 柴油 | 7 | 儲罐區 | 叉車用 |
3.1.2 危險品與臨界量的比值
表3.1-2 原輔材料、產品存在數量及其臨界量
名稱 | 更大數量q(噸) | 臨界量(噸)Q | q/Q |
鹽酸(30%) | 30T | / | / |
硫酸(98%) | 30T | / | / |
甲酸(85%) | 17T | / | / |
次氯酸鈉(10%) | 2T | / | / |
柴油 | 7T | 5000 | 0.0014 |
3.1.3風險源事故危險性評估
根據物質的毒性和存儲情況確定各風險源的危險性情況見下表:
表3.1-3 各風險源危害性情況一覽表
序號 | 風險源 | 危險物質 | 主要風險方式 | 直接影響 |
1 | 儲罐區/化料區 | 鹽酸、甲酸、硫酸、柴油、次氯酸鈉 | 泄漏、火災、中毒 | 大氣、地表水 |
2 | 危廢庫 | 鉻泥、磨革粉塵 | 危險廢物溢出、火災。 | 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 |
3.2 環境風險目標確定
根據以上分析,按照可能造成環境風險事故的大小排序,可認為1、倉儲區液體物料桶泄漏2、裝置區管道泄漏或危險廢物溢出、火災3、發生泄漏、火災、爆炸后次生的廢液和消防水。
3.3 發生環境事故后可能波及的范圍
以上事故中發生大氣污染事故的波及范圍較小,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廠內和廠區附近。發生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影響范圍也主要集中在廠區附近,污水超標排放主要影響陵城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發生火災事故的消防水則可能造成漫流影響周邊的水體和土壤以及地下水。發生泄漏對周圍大氣環境有著重大影響,當發生小孔泄漏情景以上規模的泄漏時將會對外環境造成致死的危險,且影響范圍較大,當發生完全爆裂后將會對400米范圍的居民造成傷害影響。400米范圍內主要是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通知周邊企業撤離,撤離方向為上風向。根據調查撤離半徑400m內人員數量為350人。要求公司建設風向標,指導撤離人員撤離至上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