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開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面總結新時代云南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深入分析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如何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作出了安排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生態文明理念扎根云嶺大地、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有力、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生物多樣性保護亮點突出、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邁出重大步伐。邁上新征程,持續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我們要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科學把握云南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聚焦存在問題,協同治理統籌推進。過去10年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和成效,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境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整治污染存量、遏制污染增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任務仍然艱巨。我們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在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確保云南綠水青山成色不減、更加亮麗。
扎實推進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必須明確工作重點,切實攻堅突破。今后3至5年,是我省生態環境保護最吃勁的階段,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的攻堅階段,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云南實踐的固本培元階段,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保護為先、治污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的總體思路,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著力補齊“兩污”治理短板,創新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切實抓好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筑牢生態根基。
生態環境是云南的寶貴財富,是云南加快發展、后來居上的堅實基礎,抓生態環境就是抓云南的永續發展、就是抓子孫后代的民生福祉。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守護好云南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良田沃土,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建設好祖國西南的美麗家園,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